• 职工居民医保结算定点医院
  • 二级心理精神专科医院
  • 跨省异地(全国)就医结算定点医院
济南伊德康医院解读《【政策解读】山东省“精康融合三年行动”推进方案政策解读》

2023年7月7日,山东省民政厅会同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5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精康融合三年行动”推进方案》(鲁民〔2023〕42号)(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精神卫生既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改善和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与参与能力和就业能力,促进其回归和融入社会,2017年,民政部等4部委出台《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民发〔2017〕167号),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显著降低,自理率、就业率不断提高”。但据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联合摸底调查显示,并综合其他省份开展情况来看,普遍推进情况与相关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质效,结合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安排,拟用3年左右时间,依托全国统一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国家转介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布局健全合理、服务主体组成多元、形式方法多样灵活、转介衔接顺畅有序、管理机制专业规范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二、决策依据

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残联《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民发〔2022〕104号)

三、出台目的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制定行动方案、强化督促落实等4个方面明确了相应工作机制,坚持预防、***、康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布局优化、资源投入整合强化、服务内容提质增效,不断满足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多层次、多样化社区康复服务需求。

四、重要举措

(一)在优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布局方面。综合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对象需求人数、服务机构数量、社区康复设施状况、专业人才规模等要素,统筹谋划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对没有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市,支持通过新建或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福利院,采取加挂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精神病人社会福利院两块牌子的做法,解决我省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高质量建设基层服务网络,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场所面积、承载能力、功能设计、设施配置、人员配备构成等标准化建设。通过驻点帮扶、人才培养、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城市精神卫生优质服务资源到农村开展康复服务,帮助提升农村地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在畅通精神障碍***与康复双向转介方面。依托全国转介信息平台,实现与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等数据交换共享,并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为有需求的康复对象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转介服务。建立基于专业评估和自愿申请的转介登记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引导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康复转介机制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后转介机制,经评估符合转出条件的,按照不同需求进行推荐就业或公益性庇护性辅助性就业、申请其他类型社区康复服务、返回社区居住等转介服务,并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后转介情况在全国转介信息平台登记结案。

(三)在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方面。统筹融合各类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资源,提高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综合评价。加快培育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多元市场主体,推动实现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培育1家影响大的品牌化精神康复社会服务机构。根据不同康复对象需求,丰富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基础训练服务内容。充分调动社会工作者等社区康复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形式多样化。

(四)在建设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方面。加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专业人才挖掘使用,到2025年,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中具有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相关专业学历的从业人员占比达30%以上。强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从业人员督导培训,直接服务人员每年接受精神障碍康复专业知识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鼓励建立日常岗位服务评价和激励保障制度,实行体现专业服务价值激励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五)在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可持续发展方面。强化政府政策***推动作用,通过统筹民政、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等现有资源,积极支持“精康融合三年行动”实施。引导社会资金筹集和使用,注意发挥第三次分配调节作用,引导鼓励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公益捐赠,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六)在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支撑体系方面。建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记录和监管制度,通过设立监督电话、公众号等方式,畅通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监督渠道。规范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价格秩序、价格条款,对随意涨价行为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加强监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制定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防范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

(七)在营造良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环境方面。发挥正面宣传的导向激励作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发展的软环境。构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社会支持体系,帮助链接残疾人福利政策、职业康复等社会资源,积极整合开发就业培训课程、挖掘就业岗位,帮助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的就业体验、指导和转介工作。


 原文链接:关于印发《山东省“精康融合三年行动” 推进方案》的通知